精彩小说尽在云宝小说!手机版

云宝小说 > 奇幻玄幻 > 极夜暖流

极夜暖流

用户9090 著

奇幻玄幻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用户9090的《极夜暖流》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极夜暖流》讲述某年南方突遭史无前例的超强寒零下低温冰封城保暖物资殆农作物绝独居老人、流浪动物等陷入生存困社区工作者林晚秋一家在绝境中守护亲情、温暖邻当极寒冻结世人心的温度成为穿透冰雪的唯一暖

主角:林晚秋,陈宇   更新:2025-05-06 11:33:2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本小说内容均为虚构,与现实无任何关联第一章 冰棱垂落时寒潮来临前七十二小时,安海市气象局发布橙色预警的弹窗,正从一千万台手机屏幕上消失。

林晚秋滑动着社区工作群消息,把最后一口豆浆吸进吸管,目光停在“紧急排查老旧小区独居老人”的通知上。

玻璃窗外,晨雾正以反常的密度笼罩着街道,行道树的叶子上凝着可疑的白霜——这在年均温25℃的南方沿海城市,比台风预警更让人不安。

“小秋,帮我看看这电热毯怎么调温度?”

便利店收银台前,穿貂皮大衣的老太太举着说明书颤抖,身后排队的男人不耐烦地跺脚,震得冰柜里的速冻水饺簌簌作响。

林晚秋瞥见货架上仅剩的两包暖宝宝,突然想起母亲总说“电热毯费电”,下意识把它们扫进购物篮。

手机在这时震动,丈夫陈宇的消息带着一串惊叹号:“气象局说今晚气温跌破零度!”

她盯着玻璃上逐渐蔓延的冰花,想起昨夜新闻里专家的解释:“极地涡旋受未知因素扰动南移,与赤道暖流在南海形成气压死结……”那些复杂的术语在记忆里凝成冰棱,此刻正顺着便利店的雨棚缓缓垂落,砸在一辆抛锚的电动车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第一节 凝固的时间上午十点,气温-1℃。

安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王护士撕开创可贴的声音被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淹没。

她望着走廊里挤满的老人,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实习时见过的非典画面。

“都是冻的。”

主任医师揉着眉心走过,白大褂下摆扫过墙角蜷缩的流浪猫——不知是谁用体温焐热了它冻僵的爪子。

林晚秋的社区工作证挂绳磨着锁骨,她数着手里的联络表,在302室“张桂兰”的名字上画圈。

七楼的老住户,独居,糖尿病史。

电梯停在西楼时突然黑屏,应急灯亮起的瞬间,她看见对面女孩睫毛上结着细小的冰晶,像缀了串微型冰棱。

“阿婆,我是社区小林!”

敲门的指节冻得发麻,门缝里漏出的寒气让她打了个寒颤。

张奶奶裹着三床棉被坐在藤椅上,床头柜的保温杯冒着微弱的热气,窗台上的多肉植物己成透明的冰球,根须在花盆里冻成珊瑚状。

“水管冻裂了,昨晚就没水……”老人的假牙磕得咯咯响,“电视也雪花屏,不知道是不是要地震。”

林晚秋摸了摸暖气片,金属表面凉得惊人。

手机在这时弹出新闻:全市老旧小区供暖系统超负荷运行,三分之一社区己停暖。

她掏出包里的暖宝宝塞进老人手心,触到那皮肤像晒干的丝瓜瓤,突然想起自己母亲也是这样的温度。

第二节 崩塌的货架正午十二点,气温-2℃。

时代广场的玻璃幕墙映着仓皇的人群,陈宇被人流推着撞进电器商场。

中央空调早己罢工,导购员的扩音器里重复着“电暖器无货”,几个男人正在抢购柜式空调,标价牌被扯得歪歪扭扭。

他想起昨夜和妻子的对话:“要不把结婚时的羽绒被找出来?”

“妈说她还有件压箱底的羊毛大衣。”

自动扶梯突然停运,人群在台阶上滞留。

陈宇看见二楼珠宝柜台的水晶灯上挂着冰珠,折射出冷冽的光。

转角处,两个年轻人正拆解展示柜里的电热扇,保安的呵斥声被玻璃碎裂声盖过——不知谁的购物篮砸中了恒温鱼缸,热带鱼在冰面上翻着肚皮,鳞片闪着将死的银光。

“高价收电暖器!”

楼梯间拐角,穿黑色羽绒服的男人压低声音,怀里露出半台油汀的金属边缘,“两千一台,现金交易。”

陈宇摸了摸口袋里的工资卡,想起林晚秋总说“能省则省”,刚要开口,就看见商场正门涌进穿制服的人——物价监管部门来了。

抢购的人群突然转向,陈宇被撞得踉跄,购物篮里的面包滚落在地,立刻被踩成碎渣。

他望着远处货架上倾倒的泡面山,突然想起童年经历的台风天,那时母亲会把饼干藏在枕头下,说“灾难来临时,食物比钱重要”。

第三节 水晶棺里的城市下午三点,气温-3℃。

林晚秋站在老城区巷口,望着骑楼屋檐下倒挂的冰棱,想起小时候偷摘的冰棍。

母亲的单元楼前聚着几个老人,张大爷正在砸水表井,铁钎敲在冰层上迸出火星:“再不通水,就得喝雪水了!”

他咳得弯下腰,吐出的痰落在地上,瞬间凝成褐色的冰疙瘩。

六楼的防盗网上挂着腊肠,平时油亮的肉条此刻冻得硬邦邦,像一串串褐色的冰棍。

林晚秋刚踏上楼梯,就听见“咔嚓”一声——二楼的雨棚不堪冰棱重负,整块钢化玻璃坠落在地,碎成千万片闪烁的冰晶,在台阶上铺成发光的地毯。

“妈,我买了暖宝宝!”

推开门的瞬间,凉气裹着霉味扑面而来。

母亲正用搪瓷缸接着窗台漏下的冰水,塑料桶里己积了半桶浑浊的液体。

水仙花盆里的泥土冻成硬块,叶片像被抽干了水分,蜷曲成焦黑的一团。

“冰箱停了,肉都臭了。”

母亲搓着手,指节肿得发亮,“对门李婶送了块姜,说煮姜水驱寒。”

林晚秋摸了摸冰箱外壳,果然没有温度。

墙上的挂钟停在十点十七分,秒针指向的位置,正好是冰棱开始垂落的时刻。

窗外传来孩童的惊呼,她掀起窗帘一角,看见几个孩子在砸树上的冰挂,棕榈叶冻成半透明的薄片,在风中发出玻璃碰撞的轻响。

第西节 断裂的热线傍晚六点,气温-4℃。

社区服务中心的热线电话在震动,林晚秋咬着笔帽记录:“锦绣花园水管爆裂”“朝阳小区有老人晕倒”“中心广场有人卖高价羽绒服”。

电脑屏幕右下角,全市停电区域正在实时扩大,像黑色墨水在地图上晕染。

“小秋,你家停电没?”

张姐抱着文件夹路过,围巾里露出发紫的脖颈,“我老公说,加油站的柴油都冻住了,救护车出不来。”

话音未落,玻璃门被撞开,穿环卫服的大叔扛着个纸箱冲进来说:“步行街有流浪狗冻死了!”

纸箱里露出灰扑扑的尾巴,末端结着冰碴,林晚秋认出那是常蹲在便利店门口的“阿黄”,上周她还喂过它一根火腿肠。

手机在这时响起,陈宇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我在五金店买了煤油炉,今晚……”话没说完就断了,再拨过去己是忙音。

窗外的天空呈现出诡异的青紫色,像某种深海生物的背鳍,第一颗雪粒砸在玻璃上,发出细小的“噗”声。

母亲发来一张照片:阳台上的晾衣架断成两截,她种的辣椒苗冻成了透明的标本。

林晚秋盯着屏幕上的冰晶纹路,突然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科普书——当气温骤降时,植物细胞里的水分会迅速结冰,像无数把微型手术刀,将生命切成碎片。

第五节 冰灯下的告别晚上九点,气温-5℃。

城市陷入彻底的黑暗,只有应急灯的红光在远处跳动,像深海里的磷光生物。

林晚秋摸黑爬上七楼,怀里的煤油炉硌着肋骨,每走一步都能听见冰棱坠落的声音,仿佛整座城市都在簌簌崩塌。

母亲的房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昏黄的烛光。

她看见老人正对着镜子梳头,银发上别着那支镶水钻的发卡——那是父亲去世前送的最后一件礼物。

梳妆台上摆着半碗姜水,水面结着薄冰,烛光在冰面上摇晃,把母亲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幅会呼吸的剪影画。

“供电局说,可能要停三天电。”

林晚秋把煤油炉放在桌上,金属支架与桌面接触时发出“刺啦”一声,“陈宇去接李婶了,今晚我们挤一挤。”

母亲没说话,从抽屉里拿出个红布包,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钱:“下午路过巷口,看见有人烧纸。”

烛光映着她眼角的皱纹,像冰棱在融化,“你爸走那年,也是这么冷的天。”

楼下突然传来哭声,撕心裂肺的,像被冻住的风声。

林晚秋走到窗边,看见巷道里点着几簇火光,火星被风卷上半空,瞬间凝成微小的冰晶,像一场不会温暖的流星雨。

远处的高楼大厦失去了灯光,只剩下轮廓线,在雪幕中勾勒出死亡般的寂静。

母亲突然抓住她的手,掌心的老茧擦过她的虎口:“囡囡,要是妈走了……”“瞎说什么!”

林晚秋打断她,却发现母亲的指尖凉得可怕,比冰箱里的冻肉更冷。

她想起社区数据库里的统计:全市60岁以上独居老人17万,他们的体温,正在这个夜晚一点一点流失,像被抽走灯丝的灯泡,逐个熄灭。

雪越下越大,冰棱在窗外织成密网,把世界变成一座巨大的水晶棺。

林晚秋往煤油炉里添了块炭,看火苗在冰墙上投出跳动的影子,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讲的睡前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永远下着雪,人们住在冰做的房子里,用极光取暖。

而现在,她知道那不是童话。

那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是千万个如她母亲般的老人,在冰棱垂落的夜晚,等待黎明的现实。

(第一章完,约3000字)下章预告:陈宇在暴风雪中迷路,林晚秋发现老小区的秘密取暖点,而气象卫星云图上,那个本该消散的冷气团,正在南海海面诡异地膨胀……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吉ICP备2023002146号-3